教育十年投入与产出,我国教育投入一直很高

臻耀号观点: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,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、最支持的事业。十年来,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也显著增强,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。   

教育投资业绩持续稳定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教育投入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,总结为“四个更多”:一是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;二是教育优先投资战略部署更加有力;三是逐年增加教育经费的战略决心更加坚定;四是确保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总体不低于4%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。

 2012年,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首次达到4%,此后连续10年保持稳定。近年来,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,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,但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却始终在逐年增加。

 郭鹏介绍,十年来,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到33.5万亿元,年均增长9.4%,高于GDP年均名义增长率(8.9%)和年均增速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(6.9%)。

 “虽然这个比例在不同年份有高有低,但从未低于4%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,4%带动了教育投资基数的不断提升。无论是总投资,还是财政,一般公共预算,非财政等渠道用于教育的资金在十年内翻了一番。”

教育十年投入与产出

 教育投入的格局可以概括为“三个80%”:国民教育总支出的80%来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,政府投资是教育经费的最大来源;全国财政教育经费中,80%%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,教育成为一般公共预算的最大支出;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的80%来自地方政府,地方

政府是教育支出的最大主体。

基数越大,保障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越强。也可以说,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教育‘家’也是小康‘家’。

 值得注意的是,2011年全国非金融教育经费不足6000亿元,到2021年将达到1.2万亿元,是2011年的2.3倍,年均增长8.6%。

教育十年投入与产出

 这意味着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,民办教育有了长足发展。“法律规定,地方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、转移闲置国有资产等措施支持民办学校;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,还可以采取政府补贴、资金激励、捐赠激励等支持措施。”

大力支持国家科技自强

科技自强是一个国家富强安全的基础。十年来,形成了布局清晰、层次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,取得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。

雷超子介绍,近十年来,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三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已超过1000项。从数量上看,近十年来,高校在三项国家科技奖中获得过半数;在质量方面,近十年该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60%,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90%。它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源泉。

 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民生需求,持续“为人民美好生活贡献力量”。

教育十年投入与产出

 例如,北京大学在全球首创了一系列胚胎着床前基因诊断新方法,攻克了“出生缺陷”这一重大生殖健康问题,为我国亿万家庭孕育健康新生活带来了希望。

 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,都是催生新技术新产业,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轨道,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契机。

 例如,由清华大学设计,与中核、中国华能等央企共建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化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将于2021年成功并网发电。发电,推动我国高温气冷堆从“样品”变成“产品”,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。

创业有风险,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信息!臻耀号,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,只作学习参考使用,请您慎重阅读!

首页
大学生创业
自主创业
创业案例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2439941116@qq.com